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的空间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12
作者
郭远智 [1 ,2 ,3 ]
周扬 [1 ,2 ]
刘彦随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村减贫; 耦合协调; 空间格局; 乡村振兴; 云南省;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81213.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运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Lorenz曲线等方法对2010年和2015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的耦合协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5年云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但呈现低水平的不均衡格局,经济发展的极化现象显著。(2)研究期内,云南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明显,但不均衡空间格局依旧显著,形成了以经济发展极为中心的低值区和以乌蒙山区深山区、滇西边境地区南北两侧为中心的高值区。(3)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负相关关系,2010年和2015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呈现出轻度失调的特征,并且2015年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低于2010年;同期经济发展年均增速与农村贫困年均减速以濒临失调为主,主要是由于低层次需求下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贫困人口分布的孤岛效应使得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减弱。在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中,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多方入手强化措施的精准性,从而确保2020年减贫目标的实现,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县域贫困综合测度及2020年后减贫瞄准(英文) [J].
郭远智 ;
周扬 ;
曹智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 28 (12) :1810-1824
[2]   中国县域贫困综合测度及2020年后减贫瞄准 [J].
周扬 ;
郭远智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8) :1478-1493
[3]   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与农村贫困——基于甘肃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永丽 ;
宋健 .
经济经纬, 2017, 34 (06) :26-31
[4]   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及其改革策略 [J].
刘彦随 ;
曹智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10) :1066-1073
[5]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J].
刘彦随 ;
李进涛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61-173
[6]   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NS数据 [J].
杨慧敏 ;
罗庆 ;
许家伟 .
经济经纬, 2016, 33 (05) :42-47
[7]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刘继来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69-278
[8]   经济增长与减贫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青海玉树为例 [J].
张琦 ;
金飞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 (02) :87-94
[9]   200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一个全国和分区域的实证分析 [J].
李小云 ;
于乐荣 ;
齐顾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4)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