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草案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俊峰 [1 ]
张颖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
[2]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反垄断法草案; 损害赔偿制度; 法经济学分析;
D O I
10.19361/j.er.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由于没有考虑到垄断侵害、反垄断诉讼与传统民法中的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的重大差异,我国反垄断法草案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缺陷严重,难以实施。法经济学的分析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实践均证明,单纯依赖专司机关的行政执法,难以收到理想的反垄断效果。为此,反垄断法应采取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惩罚的最佳倍率虽难以准确测定,但不妨借鉴美国的三倍损害赔偿立法例,同时根据实践需要,以特别法形式对惩罚性赔偿适用除外的情况作出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平交易法新论.[M].赖源河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  
法律的不确定性.[M].沈敏荣著;.法律出版社.2001,
[3]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M].王先林著;.法律出版社.2001,
[4]  
损害赔偿法原理.[M].曾世雄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ANTITRUST TREBLE-DAMAGE ACTIONS - DO THEY WORK [J].
WHEELER, ME .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73, 61 (06) :1319-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