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被引:15
作者
曹杨
上官铁梁
张金屯
闫美芳
聂二保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生态关系; DCA排序; 蓝花棘豆群落; 草地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coerulea(Pall.)DC.〕进行了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结果将26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即,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垂穗鹅观草群丛、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群丛、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地榆群丛、蓝花棘豆群丛、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莓叶委陵菜群丛、蓝花棘豆+无芒雀麦群丛、蓝花棘豆+地榆群丛、蓝花棘豆+山蒿群丛,并分别对每个群丛生境进行了论述。DCA二维排序图较好地验证了TWINSPAN的分类结果,其纵、横坐标均反映了群丛所在环境的海拔等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种的DCA排序结果表明,群落中的建群种对海拔等生态因子有明显的指示作用,随海拔升高群落中的建群种由喜温耐旱植物演变为喜湿耐寒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山西南部山地白羊草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J].
张桂莲 ;
张金屯 ;
程林美 .
草业学报, 2003, (03) :63-69
[2]   山西五台山高山林线的植被景观 [J].
刘鸿雁 ;
曹艳丽 ;
田军 ;
戴君虎 ;
田育红 ;
崔海亭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2) :263-269
[3]   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J].
上官铁梁 ;
贾志力 ;
张金屯 ;
张峰 ;
许念 .
草业学报, 2001, (04) :31-39
[4]   我国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 [J].
张峰 ;
张金屯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78-282
[5]   东北棘豆(Oxytropis mand shurica Bge.)的分类学研究 [J].
刘莲芬 ;
钱关泽 ;
张金宝 ;
董绍峰 .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70-72+87
[6]   濒危植物矮牡丹的分布格局及其生存群落的数量分析 [J].
郑凤英 ;
张金屯 ;
上官铁梁 ;
张峰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3) :255-262
[7]   亚高山草甸6种主要牧草营养动态研究 [J].
张阅军 ;
杨桂英 ;
靳宗立 ;
古麟 .
草业科学, 1996, (05) :14-18
[8]   蓝花棘豆硬实种子特性的研究 [J].
徐本美 ;
白原生 ;
梁飞凤 ;
孙洁 ;
刘宝莲 ;
王海平 .
草地学报, 1995, (04) :305-310
[9]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