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流动的酒席”:后(新)乡土中国的一个表征
被引:4
作者
:
萧子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萧子扬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2016年
/ 32卷
/ 10期
关键词
:
“流动的酒席”;
乡土中国;
后(新)乡土中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
083304 ;
摘要
: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乡土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农村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愈演愈烈的变化。本文以"流动的酒席"这一有趣的发现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和新时期乡土中国的变化,或者说后(新)乡土中国的表征。重点提出"后(新)乡土中国"的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J]. 王小章.山东社会科学. 2015(02)
[2]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01)
: 116
-
123
[3]
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发展——一种理解乡土中国及其转变的理论解释框架
赵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赵旭东
[J].
开放时代,
2011,
(12)
: 99
-
112
[4]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J].
人文杂志,
2010,
(05)
: 161
-
168
[5]
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映芳
[J].
开放时代,
2007,
(06)
: 95
-
104
[6]
新乡土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 2013
[7]
费孝通全集[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9
←
1
→
共 7 条
[1]
“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J]. 王小章.山东社会科学. 2015(02)
[2]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01)
: 116
-
123
[3]
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发展——一种理解乡土中国及其转变的理论解释框架
赵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赵旭东
[J].
开放时代,
2011,
(12)
: 99
-
112
[4]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J].
人文杂志,
2010,
(05)
: 161
-
168
[5]
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映芳
[J].
开放时代,
2007,
(06)
: 95
-
104
[6]
新乡土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 2013
[7]
费孝通全集[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