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对中国非遗产品出口的影响——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11
作者
林航 [1 ,2 ]
谢志忠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孔子学院; 非遗产品出口; 文化贸易; 非遗文化; 文化折扣; 文化距离; 贸易引力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5 [对外文化交流];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20206 ;
摘要
非遗文化可分为物质产品、生产技艺、文化功能和价值观四个层面,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发展,可以增进所在国(地区)民众对中国非遗技艺的了解,提升其对中国非遗艺术的鉴赏水平,增强其对中国非遗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可以促进中国非遗产品的出口。选取37个样本国(地区),采用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根据2004—2014年的数据资料分析孔子学院对中国非遗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表明:无论是孔子学院数量,还是孔子学院影响力,都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所在国(地区)的非遗产品出口;当所在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孔子学院对中国非遗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强。应该更好地依托孔子学院这一文化交流平台来促进中国非遗产品的出口贸易。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美国各州的分析 [J].
连大祥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3, (01) :98-107
[2]   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文化距离的门槛效应与检验 [J].
綦建红 ;
李丽 ;
杨丽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2) :137-147
[3]   21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9 (01) :21-28
[5]  
孔子学院的经贸效果.[M].连大祥.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  
文化论.[M].(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