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物解析——兼谈刑法修正案(六)

被引:1
作者
张阳
机构
[1] 郑州大学
关键词
赃物; 财物性; 同一性;
D O I
10.14058/j.cnki.tzxk.2008.04.00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六)对作为传统罪名的赃物犯罪的修订力度较大,不仅扩大了犯罪对象的范围、行为方式的种类,而且加重了法定刑的配置。从赃物犯罪的犯罪对象角度分析,如此大幅度的修正并不尽如人意,原刑法条文中的"赃物"其实并没有修改的必要,适应司法实践新境遇的关键是对赃物做出及时合理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予以取消、替代。在对赃物进行理解时,我们需要注意把握赃物的财物性、行为人对赃物的实际占有性、行为人一般没有财产所有权、赃物的同一性等几个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 [J].
马俊驹 ;
梅夏英 .
中国法学, 2001, (02) :103-112
[2]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 [J].
吴汉东 .
法学研究, 1997, (04) :77-83
[3]   论窝赃、销赃罪 [J].
刘银昌 .
法学研究, 1985, (04) :36-39
[4]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5]  
财产罪比较研究.[M].刘明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  
赃物犯罪研究.[M].冯英菊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  
刑法分则适用疑难问题解.[M].郭立新;杨迎泽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8]  
英国刑法导论.[M].(英)克罗斯(Cross;L.);(英)琼斯(Jones;F.)著;赵秉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  
语言大典.[M].王同亿 主编.三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