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酯酶同工酶分析(Ⅰ)

被引:9
作者
吴权明
陈雪婷
朱静林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关键词
谷子; 同工酶; 野生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谷子、青狗尾草和西藏野生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种内不同品种 (类型 )间的同工酶谱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少数酶带的差异及相应酶带相对活性不同 ,但它们的活性分布趋势是相同的 ;西藏 1 90野生材料应划归于谷子的范畴 ,属谷子的一种特殊类型 ,将西藏野生材料定名为“西藏野谷子”是正确的 ;青狗尾草按照其同工酶谱可划分为 3种类型 ,其中类型 是谷子起源的最可能祖先 ,该类型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分布进一步证明黄土高原是谷子起源中心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131 +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栽培粟起源的同工酶研究 [J].
高明君 ;
陈家驹 .
作物学报, 1988, (02) :131-136
[2]   西藏谷子考察及研究 [J].
王雅儒 ;
宋燕春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7, (01) :39-45
[3]   谷子和狗尾草核型分析 [J].
李秀兰 ;
陈瑞阳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5, (04) :409-412
[4]  
Infraspecific variation and systematics of cultivated Setaria italica , foxtail millet (Poaceae)[J] . K. E. Prasada Rao,J. M. J. Wet,D. E. Brink,M. H. Mengesha.Economic Botany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