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苦荞麦的起源及其近缘种亲缘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安虎
夏明忠
蔡光泽
杨坪
机构
[1] 西昌学院
关键词
苦荞麦; 栽培; 起源; 亲缘关系;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8.02.028
中图分类号
S517 [荞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收集了20个分布点的9变(亚)种荞麦属植物以及一个栽培品种,通过ITS和trnH-psbA序列分析,对栽培苦荞的起源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栽培苦荞及其近缘种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基于trnK,trnc-rpoB,rbcL等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相一致,栽培苦荞ITS和trnH-psbA序列与野生苦荞F.tataricum ssp.potanini Batalin遗传距离较近,可能源自于野生苦荞F.tataricum ssp.potanini,在驯化过程中没有外来遗传物质的引物,栽培过程中选择性积累了优良经济性状驯化而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 [J].
李毓芳 .
考古, 1979, (02) :125-135+202
[2]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李安仁等 编著, 1998
[3]  
中国荞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林汝法 主编, 1994
[4]   THE ROLE OF INSERTIONS DELETION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GENIC REGION BETWEEN PSBA AND TRNH IN THE CHLOROPLAST GENOME [J].
ALDRICH, J ;
CHERNEY, BW ;
MERLIN, E ;
CHRISTOPHERSON, L .
CURRENT GENETICS, 1988, 14 (02) :137-146
[5]  
Evolution of Crop plants. Campbell, C.G. Longman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