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所有制歧视:来自双差分估计的经验证据

被引:5
作者
袁诚
周培奇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间接融资; 所有制歧视; 政策评估; 双差分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3 [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3 ;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学界往往关注非公有制企业是不是受到了政策的所有制歧视,本文的结论将会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选择分析了2000年至2006年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状况,对2001年至2006年间陆续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2003年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和2005年、2006年颁布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放宽政策是本文的主要关注对象。我们按照注册所有制类型和实际控股情况,比较了所有制形式对于企业间接融资状况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是首先尝试使用面板数据和双差分方法对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我们发现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所有制歧视普遍存在,同时在部分行业中,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受到了政策倾斜的优惠待遇。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企业中政府控制的作用:来自集体企业改制的实证研究 [J].
杨治 ;
路江涌 ;
陶志刚 .
管理世界, 2009, (09) :116-123
[2]   中小企业融资难:规模歧视还是所有制歧视——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J].
刘建勇 ;
汤浩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08) :56-58
[3]   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区域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 [J].
罗雨泽 ;
朱善利 ;
陈玉宇 ;
罗来军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87-620
[4]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共生性的实证分析——杭州案例 [J].
虞群娥 ;
李爱喜 .
金融研究, 2007, (12) :215-222
[5]   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 [J].
白重恩 ;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8) :4-13+69
[6]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
[7]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 [J].
梁冰 .
金融研究, 2005, (05) :120-138
[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 [J].
刘新华 ;
线文 .
经济学家, 2005, (02) :105-111
[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证研究 [J].
祝孔海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03) :39-42
[10]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 [J].
应展宇 .
财贸经济, 2004, (10) :33-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