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健 [1 ,2 ]
滕欣 [1 ,3 ]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关键词
产业系统耦合; 海陆产业系统; 耦合协调模型; GM(1,1)模型; 天津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探寻产业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提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的概念,并构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两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了天津2000-2010年海陆产业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分析了海陆产业系统的互动关系,并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海陆产业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2000-2010年,天津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度很高,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2)2000-2010年,天津海陆产业系统协调度稳步提高,先后经历了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和中级协调发展三个阶段;(3)天津海洋产业系统和陆域产业系统对耦合系统发展的功效贡献具有时序规律,各子系统自身演化过程经历了"S"型的周期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J].
李健 ;
滕欣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4) :313-318
[2]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其协调度测算 [J].
高乐华 ;
高强 .
资源科学, 2012, 34 (01) :173-184
[3]   基于耦合模型的陕西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任志远 ;
徐茜 ;
杨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14-19
[4]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 [J].
鲍捷 ;
吴殿廷 ;
蔡安宁 ;
胡志丁 .
中国软科学, 2011, (05) :1-11
[5]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J].
范斐 ;
孙才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2) :59-63
[6]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J].
方景清 ;
郝翠 ;
孟伟庆 ;
张龙军 .
海洋环境科学, 2011, (01) :118-121
[7]   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协调度 [J].
柴莎莎 ;
延军平 ;
杨谨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1) :130-134
[9]   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 [J].
狄乾斌 ;
韩增林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99-805
[10]   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J].
韩增林 ;
王泽宇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