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鲁、豫主要玉米种质基础及其演化利用钩沉

被引:9
作者
赵殿轩
刘玉梅
苏方宏
步凤池
何福全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
[2] 河北省衡水地区种子公司!衡水
关键词
玉米; 杂交育种; 种质资源; 种质类型; 种质衍生型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鲁、豫1978~1991年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依其系谱可归纳为四平头、旅大红骨、获嘉白马牙、金皇后、混选一号、华农二号、Lancaster、Reid YellowDent、Krug与其它十大基本种质类型,及其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含二元,三元、四元、五元四型25个系统。近年,形成四平头、旅大红骨、Reid Yellow Dent与Lancaster四主极结构网络。且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的自交系取代本元类自交系已居亲本自交系主体地位。现有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自交系的创新利用率约计:二元复合型20%,三元复合型9.2%,四元复合型1.9%,五元复合型0.4%。理论推算,由十大基本种质类型充分组合有多元复合种质衍生型群1013个系统,种质创新利用余地颇大。文中还就涉及到的玉米杂优育种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潜势及其利用 [J].
孔繁玲 ;
张树光 ;
韩立新 ;
苏胜宝 ;
胡新生 ;
郑长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6) :11-19
[2]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3]   1985年美国玉米种质基础和商业育种战略 [J].
L.Darrah ;
M.Zuber ;
曾三省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88, (03) :23-26
[4]   我省玉米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J].
王懿波 ;
张庆吉 ;
朱良骅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86, (01) :62-72
[5]   若干玉米自交系的聚类及其利用潜势探析 [J].
赵殿轩 ;
李建兵 ;
王品正 ;
刘玉梅 .
河北农学报, 1985, (03) :11-16
[6]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
[7]  
玉米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1991
[8]  
杂交玉米的育种和种子生产[M]. 农业出版社 , (美)尤根海麦9R.W.Jvgenheimer)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