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独生子女新兵个性和应对能力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高存友
甘景梨
周清安
牛锋
杨代德
杨春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
关键词
独生子女新兵; 综合心理干预; EPQ个性问卷; 数字搜索能力测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E0-051 [军事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3 ; 1101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独生子女新兵的个性特点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某部集训独生子女新兵12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并设立84名非独生子女新兵为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心理教研室研制的多功能心理测量仪(DXCⅣ)对三组同时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数字搜索能力测验(FST)测试,在系统综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相同项目的随访。结果心理干预前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干预组EPQ结果N量表分(43.4±8.9,52.3±10.7)明显偏高,L量表分(49.2±9.6,41.6±6.3)偏低(P<0.01);FST结果总分(5.3±1.8,3.5±2.3)偏低(P<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FST总分及EPQ各因子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干预组EPQ的N、P量表分均明显降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升高(P<0.01);非干预组EPQ的N量表分降低(P<0.05),其余各因子变化不明显;非独生子女组EPQ和FSR测试变化不明显。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EPQ的N量表分(42.5±8.8,46.7±10.3)偏低,而L量表分和FST总分偏高(P<0.01);与非独生子女组比较FST总分偏高(P<0.05)。结论独生子女新兵虽存在一定的心理弱点,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08 / 509+513 +5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对策 [J].
白剑波 .
中医教育, 2003, (02) :17-19
[2]   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孙兴玲 .
护理研究, 2001, (05) :250-250
[3]   计算机多媒体群体心理测量系统研制 [J].
胡文东 ;
王涛 ;
李晓京 ;
苗丹民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03) :225-227
[4]   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 [J].
王焕林 ;
孙剑 ;
余海鹰 ;
陈方斌 ;
施建安 ;
李宁 ;
陈继军 ;
梅桂森 ;
邹华根 ;
毕银花 ;
程明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 (01) :37-39
[5]   独生子女士兵心理健康调查 [J].
崔淑芳 ;
刘晓辉 ;
杨相国 ;
刘颜丽 ;
靳宝安 ;
张振远 .
人民军医, 1998, (02) :64-65
[6]  
军事训练心理学[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李权超,徐书同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