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配的制度分析

被引:5
作者
卢现祥
朱巧玲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再分配模式; 再分配目标; 再分配效果;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0.05.011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再分配是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反对再分配,但再分配却在不同体制下的国家中客观存在。再分配有三种典型模式:小利益集团在再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模式;平均分配模式及中高阶层收入再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模式。在再分配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再分配的目标往往会出现偏离。而且再分配政策在不同国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J].
杨春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30-41
[2]   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 [J].
吕炜 ;
王伟同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52-64+206
[3]   转移支付与公共品均等化分析 [J].
解垩 .
统计研究, 2007, (06) :63-66
[4]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 [J].
尹恒 ;
康琳琳 ;
王丽娟 .
管理世界, 2007, (01) :48-55
[5]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J].
马拴友 ;
于红霞 .
经济研究, 2003, (03) :26-33+90
[6]   转移支付的效率与公平 [J].
朱玲 .
管理世界, 1997, (03) :31-36
[7]  
收入再分配的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图洛克 (Tullock, 2008
[8]  
比较[M]. 中信出版社 , 吴敬琏, 2008
[9]  
新制度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EirikG.Furubotn), 2006
[10]  
比较[M]. 中信出版社 , 吴敬琏,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