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被引:19
作者
王贵怀
张冰克
乔慧
孙梅珍
杨俊
王忠诚
机构
[1]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2]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关键词
肌痉挛; 脑瘫; 脑外伤; 脊髓损伤;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3 [周围神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与显微外科技术,探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严重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46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经验。其中,脑瘫34例,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4例,脊髓损伤后痉挛瘫痪4例,脑卒中后严重肌痉挛与强直2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术后严重肌痉挛与疼痛1例,脊髓空洞症伴严重肌痉挛1例。对下肢肌痉挛,采用经胸11至腰1或腰2至骶1椎板切开并复位,对腰2至骶2神经后根作选择性切断术;对上肢肌痉挛,采用经颈5至颈7椎板切开或半侧椎板切开,行颈5至胸1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术中根据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反应、电刺激阈值、异常肌电图等因素决定是否切断该神经小枝,神经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即刻表现出肌痉挛程度明显下降,随访6月以上,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痉挛从而改善丧失的运动功能。加强显微操作与术中肌电图监测,能更好地提高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