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坡岗地地区; 水稻; 高效施肥技术;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35.10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建立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空白无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衡施肥-1处理;平衡施肥-2处理;平衡施肥-1+油菜秸秆(3 000 kg/hm2)处理。其中,CK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P2O5∶K2O=180 kg/hm2∶75 kg/hm2∶0,全部肥料作基肥,不追肥;平衡施肥-1处理氮磷钾肥用量为N∶P2O5∶K2O=180kg/hm2∶60 kg/hm2∶90 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0%∶30%∶20%分3次施用;平衡施肥-2处理氮磷钾施肥量同平衡施肥-1,但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0%∶30%∶30%分3次施用;油菜秸秆(有机肥)作基肥,所有施肥处理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结果]总体上,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生物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结论]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氮肥运筹方法不当,仍是目前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的施用上,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同时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减轻氮肥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7416 / 174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J].
刘代银 ;
伍菊仙 ;
任万军 ;
吴锦秀 ;
杨文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3) :514-521
[2]   水稻氮肥高效施用技术的探讨 [J].
李慧 ;
王恩举 ;
杨国福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0) :111+121-111
[3]   氮肥运筹模式对双季稻北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J].
吴文革 ;
张四海 ;
赵决建 ;
吴桂成 ;
李泽福 ;
夏加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757-764
[4]   长期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吴建富 ;
朱俊英 ;
张美良 ;
刘经荣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1) :48-50
[5]   马铃薯、水稻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陈立荣 ;
张冬民 ;
叶守民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04) :78+80-78
[6]   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J].
刘立军 ;
徐伟 ;
桑大志 ;
刘翠莲 ;
周家麟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6, (07) :987-994
[7]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探讨 [J].
郭恒东 ;
张贵龙 ;
刘学文 ;
卜秀培 ;
侯仰芝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S2) :296-297
[8]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