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地区石油运移方向与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23
作者
陈庆春
林玉祥
唐洪三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3]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临南地区; 运移方向; 含氮化合物; 包裹体烃类; 成藏期次;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4.02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量较高。曲堤油田存在两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早期原油成熟度低 ,4 甲基甾烷含量低 ,运移距离较远 ,成藏后大部分散失 ;晚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高 ,4 甲基甾烷含量也较高 ,并保存至今。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含氮化合物的实验方法初步评价 [J].
李素梅 ;
张爱云 ;
王铁冠 ;
郭绍辉 .
地球化学, 1999, (04) :397-404
[2]   油气藏微观不均一性及其意义 [J].
潘长春 ;
杨坚强 .
沉积学报, 1998, (04) :98-104
[3]   应用芳烃、中性氮馏分研究油藏原油注入史 [J].
黄光辉 ;
王培荣 ;
杨坚强 ;
董汉平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8, (03) :21-26
[4]   油藏分隔性的地球化学研究 [J].
张枝焕 ;
王铁冠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2) :53-62
[5]   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石油地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J].
郑有业 ;
王思源 ;
李小菊 ;
黄高健 ;
刘承红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2) :72-76
[6]   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是成藏史的反映 [J].
陈建渝 ;
刘从印 ;
张树林 ;
毕研鹏 ;
毕义泉 .
地球科学, 1998, (01) :99-104
[7]   油藏地球化学描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J].
王铁冠 ;
张枝焕 .
勘探家, 1997, (04) :9-15+5
[8]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9]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胡见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