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资本引论

被引:5
作者
黎育松
机构
[1] 咸宁学院社科部 湖北咸宁
关键词
精神资本; 含义; 特征; 规律; 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 [经济范畴];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精神资本是人们仅凭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不能发生的社会实践,能赖以发生并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尚能提高既定物力、人力资本效率,推进实践发展的积极性精神力量的集中表现。精神资本具有实践动力的终极性、价值财富的创造性、占有使用的无偿性、利欲节制的自觉性、积累主体的一元性特征。精神资本运行带有其投入使用量与投入使用的劳动量及其社会组织化程度正向变动;与物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正向变动;而与投入使用的物力资本量反向变动的规律性。研究精神资本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41 / 7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现代经济增长与“精神资本” [J].
罗卫东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6) :36-44
[2]  
对智力资本的新认识[N]. 赵宏中.光明日报. 2004
[3]  
精神动力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骆郁廷著, 2003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陈东琪,李茂生主编, 2002
[5]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 杨伯峻 编注,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