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其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18
作者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 福州
[3] 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
[4] 西安
[5] 福州
关键词
绞股蓝;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人参皂甙; 组织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6 [植物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管束具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排成一圈。掌状复叶互生 ,小叶 5~ 7片 ,背腹型 ;叶柄具 5束维管束 ,进入小叶时分为 7~ 9束。茎和叶的初生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组织化学实验表明 ,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 ,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314 +314-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绞股蓝属植物种皮微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J].
孙航 ;
陈书坤 .
云南植物研究, 1998, (03) :59-61
[2]   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 [J].
陈书坤 .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4) :403-410
[3]   绞股蓝研究新进展 [J].
齐刚 ;
张莉 .
中草药, 1995, (07) :377-380
[4]   绞股蓝原植物及愈伤组织总皂甙动态分析 [J].
罗光明 ;
唐福圃 ;
刘贤旺 ;
徐志杰 .
中草药, 1994, (05) :266-268+280
[5]   绞股蓝的形态解剖研究——Ⅰ.绞股蓝的外部形态和营养器官的解特征 [J].
廖衍伦 ;
叶能干 .
贵州农业科学, 1989, (06) :9-15
[6]   绞股蓝的生态及栽培研究 [J].
方涌强 ;
俞中仁 .
中药材, 1987, (04) :6-7+15
[7]   吉林人参与西洋参生药学和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 [J].
郑友兰 ;
李向高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30-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