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温变化与初夏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及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关系的分析

被引:60
作者
罗绍华
金祖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海温变化; 汛期降水; 大气降水; 南海; 领海; 西太平洋; 西太副高; 下游; 河段;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南海海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指数及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等要素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秋、冬季节的海表温度与同海区第二年初夏的海温状态、长江中、下游的降水有明显的相关;初夏南海海温与同时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脊有密切的联系,而副高西部脊的西伸位置和强度变化又对长江中、下游的降水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当秋、冬季节南海海温高时,下年初夏南海海温也偏高,南海副热带高压脊偏强,西太平洋副高脊位置偏西,相应地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这个相关联系表明南海秋、冬季节海温的热状态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初夏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副高西部脊又是这个过程的重要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旱涝与南海海温异常关系的初步分析 [J].
金祖辉 ;
罗绍华 .
气象学报, 1986, (03) :368-372
[2]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J].
罗绍华 ;
金祖辉 ;
陈烈庭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5, (03) :314-320
[3]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某些联系 [J].
陈烈庭 ;
金祖辉 ;
罗绍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1) :103-110
[4]   太平洋赤道海温与500mb副高特征指数联系的季节变化 [J].
陈烈庭 .
科学通报, 1983, (16) :990-994
[5]   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分析和预报 [J].
陈菊英 .
气象, 1979, (05) :9-11
[6]   1978年长江中下游夏季大旱的天气气候分析 [J].
许以平 .
气象, 1979, (02) :16-19
[7]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