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顶部红层成岩作用过程中蕴藏的车莫古隆起演化信息

被引:15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陆永潮
任建业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侏罗系; 红层; 成岩作用; 车莫古隆起;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演化过程研究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部署,最新通过对K/J不整合界面之下红层的研究发现成岩作用可以为车莫古隆起演化历史提供一些可靠信息.研究认为红层系赤铁矿化所致,非同沉积期的产物,其形成机理类似于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中的潜水氧化和层间氧化作用模式.研究区的红层曾经历了初始压实作用、淋滤作用(赤铁矿化,或称褐色蚀变,导致红层形成)、白云石化钙质胶结作用、硅质胶结作用、方解石化钙质胶结作用、再次压实作用(压裂)和绿泥石化胶结作用的演化过程.成岩作用的有序演化记录了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历史,初始压实作用预示着侏罗系连续沉积并一度被深埋,车莫古隆起隆升速率小于盆地沉降速率;随之而来的褐色蚀变预示着车莫古隆起大幅度抬升,侏罗系被剥蚀出露地表并遭受了全面的潜水氧化和层间氧化作用;再次压实作用和大规模胶结作用预示着侏罗系被再次深埋,这是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和新生界充填的结果.由此可见,成岩作用蕴藏了丰富的盆地构造演化历史信息,成岩作用是盆地构造作用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侏罗系剥蚀厚度恢复 [J].
周路 ;
郑金云 ;
雷德文 ;
何登发 ;
唐勇 ;
石新璞 ;
庞雷 ;
杨志力 .
古地理学报, 2007, (03) :243-252
[2]   准噶尔盆地中部车-莫古隆起控藏作用分析 [J].
贾庆素 ;
尹伟 ;
陈发景 ;
熊作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57-265
[3]  
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分布[J]. 张福顺,余滢帆,朱允辉,夏忠谋.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01)
[4]  
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分布[J]. 张福顺,余滢帆,朱允辉,夏忠谋.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 (01)
[5]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顶部风化壳的发育机制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J].
李平平 ;
邹华耀 ;
郝芳 .
沉积学报, 2006, (06) :889-896
[6]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演化及其控藏规律 [J].
赵宏亮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160-162
[7]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构造特征与成藏模式 [J].
吴晓智 ;
张年富 ;
石昕 ;
周路 ;
张越迁 ;
杨庚 ;
管树巍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65-68+84+8
[8]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侏罗系—白垩系间风化壳的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J].
谢寅符 ;
李洪奇 ;
孙中春 .
地质论评, 2006, (01) :137-144
[9]   准噶尔盆地流体输导格架及其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J].
邹华耀 ;
郝芳 ;
张柏桥 ;
陈建平 .
地球科学, 2005, (05) :609-616
[10]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 [J].
何登发 ;
翟光明 ;
况军 ;
张义杰 ;
石昕 .
地质科学, 2005, (02) :248-26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