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肉搜索”看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平衡保护

被引:49
作者
戴激涛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 隐私权; 言论自由; 宪法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作为一种信息搜寻方式的"人肉搜索",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人肉搜索"在客观上虽能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问题。当隐私遭遇"人肉搜索"时,首先应当明确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及法律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原则,方能给予"人肉搜索"恰当的法律地位与合适的制度框架。法治发达国家平衡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实践,为解决隐私权与"人肉搜索"冲突难题提供了借鉴:宪法解释的"功能适当"原则和"个别问题取向"方法,可有效协调基本权利的冲突,使不同基本权利均能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M].刘德良; 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
[2]  
外国宪法:案例及评述.[M].胡建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司法能动主义.[M].[美]克里斯托弗·沃尔夫(ChristopherWolfe)著;黄金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M].(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AlexanderMeiklejohn)著;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5]  
侵权行为法.[M].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  
媒介形态变化.[M].(美)罗杰·菲德勒(RogerFidler)著;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
[7]  
宪法教学案例.[M].焦洪昌;李树忠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  
混乱的联线.[M].(美)查尔斯·普拉特(CharlesPlatt)著;郭立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9]  
自由秩序原理.[M].[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 译.三联书店.1997,
[10]  
报刊的四种理论.[M].[美]斯拉姆 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译.新华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