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以芜湖和南海为例

被引:3
作者
卢炳克
潘莹
刘瑶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政府; 市场; 利益分配;
D O I
10.19387/j.cnki.1009-0592.2012.12.110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芜湖模式和南海模式的比较发现: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政府代替市场或市场代替政府的程度不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直接关系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和农民的利益等问题。芜湖以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通过新的制度安排获得分享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收益的合法性,成为制度创新的最大受益者。南海模式以市场为主导,使农民充分的分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带来的利益,形成了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政策框架,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中,必须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农民分享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产生的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模式比较——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 [J].
戴伟娟 .
经济体制改革, 2011, (02) :11-15
[2]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模式探讨 [J].
陈旺松 ;
吴建钦 ;
姚逸舟 .
学理论, 2011, (03) :67-68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 [J].
陈会广 ;
陈利根 ;
马秀鹏 ;
刘沫含 .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01)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