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晚古生代闪长质-花岗质岩石年代学框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75
作者
范宏瑞 [1 ]
胡芳芳 [1 ]
杨奎锋 [1 ]
王凯怡 [1 ]
刘勇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闪长质-花岗质侵入体; 晚古生代; 地质意义; 白云鄂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分布着由辉长岩、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等基性-中酸性-碱性花岗岩组成的闪长质-花岗质杂岩体,它们曾被认为是泥盆纪至侏罗纪多期次侵位的产物,而新的年代学资料揭示这些侵入体都是在晚古生代形成的。白云鄂博地区15件不同岩性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其侵位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仅发生在263~281Ma狭窄时间段内,峰期年龄269Ma。这表明白云鄂博矿床的形成与这些闪长质-花岗质岩石的侵入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也为重新认识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构造环境及演化史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2933 / 29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J].
陈衍景 ;
翟明国 ;
蒋少涌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695-2726
[2]   内蒙古固阳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曾俊杰 ;
郑有业 ;
齐建宏 ;
代芳华 ;
张刚阳 ;
庞迎春 ;
武彬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6) :755-763
[3]   内蒙古商都大石沟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意义 [J].
张臣 ;
刘树文 ;
韩宝福 ;
何国琦 ;
黄宝玲 .
岩石学报, 2007, (03) :591-596
[4]   冀北闪长质岩石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晚古生代岩浆弧的地质记录 [J].
王惠初 ;
赵凤清 ;
李惠民 ;
孙立新 ;
苗来成 ;
冀世平 .
岩石学报, 2007, (03) :597-604
[5]   内蒙古武川西北部早二叠世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J].
袁桂邦 ;
王惠初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6, (04) :303-310
[6]   内蒙古图林凯蛇绿岩中埃达克岩SHRIMP测年:早古生代洋壳消减的证据 [J].
刘敦一 ;
简平 ;
张旗 ;
张福勤 ;
石玉若 ;
施光海 ;
张履桥 ;
陶华 .
地质学报, 2003, (03) :317-327+435
[7]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两类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陈斌 ;
赵国春 ;
SimonWILDE .
地质论评, 2001, (04) :361-367
[8]  
Framework and evolution of the middle Paleozoic orogenic belt between Siberian and North China Plates in northern Inner Mongolia[J]. 徐备,陈斌.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1997(05)
[9]   内蒙古北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中古生代造山带的结构及演化 [J].
徐备 ;
陈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27-232
[10]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古生代两类花岗岩类的基本特征和构造意义 [J].
陈斌 ;
徐备 .
岩石学报, 1996, (04) :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