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经果复合垄作改善紫色坡耕地土壤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陈义相 [1 ]
侯勇 [2 ]
夏中梅 [2 ]
王海涛 [3 ]
机构
[1] 四川省荣昌县农业局
[2] 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3] 四川省渠县农业局
关键词
粮经果复合垄作; 土壤水分状况; 坡耕地; 紫色丘陵区;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3.063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目的]为有效利用土壤水资源,发展紫色丘陵区旱作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方法]以聚土垄作和农林复合为基础,营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并进行3年土壤水分状况的定位观测。[结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形成4年后,垄土0~15、15~30 cm土层容重比平作对照相应土层容重分别减少了8.46%和11.27%,而垄土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18%和11.81%。雨日后不同土层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同一观测日土壤含水量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与纯粮平作方式比较,雨日后第2、4、8天土壤含水量增幅分别达6.86%~22.34%、14.72%~23.16%、21.46%~42.92%;雨日后2、4、8 d土壤含水量的递减率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不同土层含水量的变化率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结论]粮经果复合垄作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利于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7 / 1113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J].
李军健 ;
吕刚 ;
黄建国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61-164
[2]   西南丘陵区坡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 [J].
熊亚兰 ;
魏朝富 .
土壤通报, 2006, (01) :22-26
[3]   三峡库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技术效益评价 [J].
廖晓勇 ;
陈治谏 ;
刘邵权 ;
罗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37-40
[4]   再论聚土免耕垄的中层培肥 [J].
陈实 ;
李同阳 ;
张先婉 ;
不详 .
山地研究 , 1996, (S1) :55-58
[5]   旱地麦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状况影响研究 [J].
张志田,高绪科,蔡典雄,王小彬 .
土壤通报, 1995, (05) :200-203
[6]   四十年来的中国土壤水分研究 [J].
庄季屏 .
土壤学报, 1989, (03) :241-248
[7]   一种丘陵旱地的新耕作法——聚土免耕法 [J].
李同阳 ;
陈实 ;
罗治平 ;
黄忠勤 ;
张先婉 .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04)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