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17
作者
伏洋 [1 ]
李凤霞 [1 ]
张国胜 [2 ]
杨琼 [3 ]
曾晓青 [4 ]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青海省气象局
[3]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4]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天然草地; 退化特征; 三江源地区; 环青海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典型生态区域1987-2004年代表性牧草观测站植被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数据,结合NOAA/AVHRR卫星遥感数据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了两区域十几年来草地退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平均以20×104hm2.a-1的速度递增,草地生产力<750 kg.hm-2的草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6.99%.三江源地区牧草产量以4.48~16.48 kg.a-1趋势减少,高度以0.16~0.80 cm.a-1的趋势降低,优势牧草株数的线性递减率分别为11株.a-1和16株.a-1,莎草科牧草开花期和籽粒成熟期的发育百分率下降25~50个百分点;环青海湖地区牧草产量以3.05~4.64 kg.a-1趋势减少,高度以0.75~1.28 cm.a-1趋势降低,以禾本科牧草为代表的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3%,位于青海湖以南地区的温性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递减率分别为0.25%.a-1和0.38%.a-1.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主要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等作用下发生的,在自然因素中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影响牧草的生育期、产量以及草地的群体结构的变化,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的退化;人为控制因素中,表现在草畜季节不平衡造成的超载过牧、人口增长以及草地不均匀的放牧压力等,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生态功能的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三江源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王启基
    来德珍
    景增春
    李世雄
    史惠兰
    [J]. 兰州大学学报, 2005, (04) : 50 - 55
  • [2]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气候、植被生产力背景的分析
    李英年
    赵新全
    曹广民
    赵亮
    王勤学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4) : 558 - 567
  • [3]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摆万奇
    张镱锂
    谢高地
    沈振西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 823 - 826
  • [4]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
    李琪
    程国栋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01, (04) : 346 - 352
  • [5] 在GIS支持下的龙羊峡库区草场现状分析
    曹广超
    曾永年
    马海州
    李玲琴
    沙占江
    杨萍
    [J]. 干旱区地理, 2001, (03) : 283 - 287
  • [6]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张耀生
    赵新全
    周兴民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 328 - 334
  • [7]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王根绪
    沈永平
    程国栋
    [J]. 冰川冻土, 2000, (03) : 200 - 205
  • [8] 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李英年
    王启基
    赵新全
    沈振西
    [J]. 草地学报, 2000, (01) : 23 - 29
  • [9] 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系统研究
    郑度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36 - 341
  • [10]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演替规律的数量分析
    周兴民
    王启基
    张堰青
    赵新全
    林亚平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7, (04) : 276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