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向何处去?

被引:44
作者
刘海峰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考;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公平;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0.02.002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考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高考关系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高考改革不仅应考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要考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意防止改革减少了农村和弱势家庭的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高考形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逐步走向多样化和多元化,但具体如何改进,则应在全面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再做决定。新的改革方案出台前应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在充分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试点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187 +1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家月球探测工程顾问龙乐豪:中国人奔月,要靠“大火箭” [J].
周海滨 ;
路涛 ;
郭存举 .
中国经济周刊, 2010, (38) :64-65
[3]   高考改革的思路、原则与政策建议 [J].
刘海峰 .
教育研究, 2009, 30 (07) :3-7
[4]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为时尚早 [J].
张亚群 ;
刘毳 .
考试研究, 2009, 5 (02) :4-13
[5]   俄罗斯国立高校三种入学考试制度之博弈 [J].
杨广云 ;
高燕 .
教育与考试, 2009, (02) :50-53
[6]  
高考改革的科举史观照——考试存废的视角.[J].郑若玲;.科举学论丛.2007, 02
[7]   日本的偏差值教育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J].
刘清华 .
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0) :35-41
[8]   为什么要坚持统一高考 [J].
刘海峰 .
上海高教研究, 1997, (05) :47-49
[9]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刘海峰;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0]  
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M].张耀萍;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