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对无芒雀麦、苜蓿混播草层根体积根重及含糖量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赵海新 [1 ]
黄晓群 [1 ]
朱占林 [2 ]
贾娟霞 [3 ]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内蒙古民族大学
[3]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刈割; 混播; 根系; 无芒雀麦; 苜蓿;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7.04.004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进行混播,播种当年对混播草群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随刈割次数增加,两种牧草根体积、根干重和根部总含糖量逐渐减小,而根系还原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年刈割两次,首次刈割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试验处理中,苜蓿根体积和干重呈先减后增趋势,首次刈割在盛花期根体积和干物质含量均最低,而无芒雀麦变化不明显。随首次刈割时期推后,两种牧草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57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混播草地之研究进展 [J].
赵海新 ;
朱占林 ;
张永亮 ;
黄晓群 ;
刘晶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1) :38-41+49
[2]   黄土高原地区施肥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 [J].
郝明德 ;
张春霞 ;
魏孝荣 ;
王旭刚 ;
高长青 .
草地学报, 2004, (03) :195-198
[3]   我国高寒地区草业的发展策略 [J].
胡自治 .
青海草业, 1998, (02) :1-4
[4]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邹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  
实用饲料分析手册.[M].宁开桂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6]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等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7]  
Effect of Timing and Intensity of First Defoliation on Subsequent Production of 4 Pasture Species.[J]..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199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