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部18ka以来气候与水文变化(英文)

被引:11
作者
唐领余
沈才明
廖淦标
J.T.Overpeck
于世永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LA,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LA,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部地球物理资料中心!CO,瑞典隆德大学第四纪地质系!SE
关键词
花粉记录; 古植被与古气候; 西藏东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5 [古生物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部众多封闭小湖的湖相沉积记录着重要的地理信息 ,是恢复当地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理想材料。西藏海登湖和仁错高分辨率的花粉组合 ,AMS1 4 C测年及磁化率和有机质含量测定 ,揭示了研究区与印度季风密切相关的古植被 ,古气候和古水文变化历史。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 ,在 1 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 (Chenopodiaceae)和蒿属 (Artemisia)为主 ,花粉浓度很低 ,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 ,1月、7月和年均温分别低于现在当地 7- 1 0℃ ,0 .5- 1 .5℃和 4- 6℃。年降水量仅 2 50 mm是现今当地年降水量的 40 % ,湖面较低 ;1 4 - 1 2 .5ka B.P.西南季风较弱 ,为低湖面期 ,气候仍寒冷较干 ,发育草原植被。 1 2 .5ka B.P.气温和降水明显增高 ,以后气温和降水逐渐增加 ,出现木本植物花粉 ,桦属 (Betula)和松属 (Pi-nus)等 ,在 9.2 - 5 ka B.P.发育森林或森林草甸 ;8- 5 ka B.P.是研究区气候最适宜期 ,1月、7月气温均高于现在 2 - 3℃ ,年降水量比现在当地高 1 0 0 mm左右 ;5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呈非线性下降 ,主要发育草原植被 ,直至现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期最盛期气候的花粉证据
    唐领余
    沈才明
    孔昭宸
    王富葆
    廖淦标
    [J]. 冰川冻土, 1998, (02) : 37 - 44
  • [2] 南四湖沉积剖面中色素与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沈吉
    潘红玺
    夏威岚
    吴艳宏
    张振克
    牛振国
    张祖陆
    孙庆义
    [J]. 湖泊科学, 1998, (02) : 17 - 22
  • [3] 青藏高原全新世古季风变化的花粉证据
    沈才明,唐领余
    [J].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6, (04) : 433 - 436
  • [4] 中国西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模式
    李吉均
    [J]. 第四纪研究, 1990, (03) : 197 - 204
  • [5] 青海湖全新世植被演变及气候变迁——QH85-14C孔孢粉数值分析
    孔昭宸
    杜乃秋
    山发寿
    童国榜
    罗绍杰
    范淑贤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 79 - 90
  • [6]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杜乃秋
    孔昭宸
    山发寿
    [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10) : 803 - 814+825
  • [7] 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
    黄万波
    [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0, (02) : 163 -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