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中国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

被引:21
作者
宁晓菊
秦耀辰
崔耀平
李旭
陈友民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农业水热气候条件; 时空变化;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51-2010年中国824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选取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农业气候指标,按照年代将各指标站点数据空间化,求取前后期数据变化差值,分析中国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进而对农业水热气候条件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农业气候变化倾向。研究发现:60年来全国年平均气温、0℃积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均在不同程度上向北迁移,三者在全国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全国最热月平均气温分成明显的下降和上升区,显著上升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高原与东南沿海,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下降区;全国年降水量的增加趋势并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虽然对中国农业分布格局至关重要的400 mm等降水量线南段和800 mm等降水量线在整体上相对稳定,但是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的下降趋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尤其是0℃等值线逐渐从秦岭—淮河一带北移到黄河一线,这对中国作物的分布、耕作制度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温、低温与农作物生长期热量供应以及水分的复杂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将因区域差异与作物种类而变化,后续的研究可以考虑更多因素来分析农作物的适宜种植范围及区域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7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站点观测数据的气温空间化方法评述 [J].
李月臣 ;
何志明 ;
刘春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8) :1019-1028
[2]   近60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规律与成因 [J].
韩兰英 ;
张强 ;
姚玉璧 ;
李忆平 ;
贾建英 ;
王静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632-639
[3]   1961-2011年中国南方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 [J].
任正果 ;
张明军 ;
王圣杰 ;
朱小凡 ;
董蕾 ;
强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640-649
[4]   1960-2011年华南地区界限温度10C积温时空变化分析 [J].
戴声佩 ;
李海亮 ;
罗红霞 ;
赵一飞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650-660
[5]   冬季气候变暖对山西省冬小麦可种植区的影响 [J].
钱锦霞 ;
李娜 ;
韩普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672-680
[6]   山东省近50年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J].
董旭光 ;
顾伟宗 ;
孟祥新 ;
刘焕彬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661-671
[7]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 [J].
徐玲玲 ;
吕厚荃 ;
方利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82-787
[8]   气候变暖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花生产的影响 [J].
玉苏甫·买买提 ;
买合皮热提·吾拉木 ;
满苏尔·沙比提 .
地理研究, 2014, 33 (02) :251-259
[9]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主要作物物候和产量影响 [J].
胡实 ;
莫兴国 ;
林忠辉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3-12
[10]   黄淮海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徐建文 ;
居辉 ;
刘勤 ;
杨建莹 .
生态学报, 2014, 34 (02) :46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