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辉石岩的单斜辉石中韭闪石和钛铁矿出溶结构及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陈晶
许志琴
李旭平
陈志忠
李天福
陈方远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问科学学院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北京
[6] 不详
[7] 北京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单斜辉石; 出溶片晶; 韭闪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 [矿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岭地区石榴石辉石岩中发现的韭闪石出溶结构。该石榴石辉石岩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镁铝尖晶石、钛铁矿和磁铁矿组成。在石榴子石巨斑晶中有单斜辉石包体,单斜辉石包体中又有石榴子石包体以及大量韭闪石出溶片晶和钛铁矿(+磁铁矿)出溶棒。单斜辉石中韭闪石出溶片晶呈平行条带状,其宽度在1~10μm之间。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韭闪石的(010)面平行于主晶透辉石的(010)面,且两者的界面在纳米尺度上是连续过渡的,证明韭闪石是出溶形成的。大量钛铁矿出溶棒的定向排列也显示出它们是自然出溶形成的。从单斜辉石出溶的矿物组合推测其原始单斜辉石成分中应富含H2O、Na和Ti,属高压型单斜辉石。该石榴石辉石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后,在抬升减压过程中形成这些出溶结构。大量钛铁矿出溶棒均斜切韭闪石出溶片晶,表明该超高压岩石在减压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期以上导致温压明显变化的地质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