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型监督:中国人大监督的特色及调适——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为例

被引:44
作者
蒋清华
机构
[1]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支持型监督; 和文化; 党的领导; 备案审查; 人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督促自纠与作出处理相结合是中国人大监督制度的一大特色。从立法监督实践来看,全国人大的法规撤销权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这种制度特色与实践问题导因于全国人大秉持的"支持型监督"理念。从文化层面分析,支持型监督理念的背后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它倾向于主张全国人大慎用少用撤销、质询这类硬性的监督方式。从体制层面来看,在党领导的人大制度这一框架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国家权力结构模式决定了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合作性的;并且,由党来协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形成工作合力。支持型监督模式有其合理性,但要解决其在实践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应辨析"监督与支持"在政治修辞与法律意义上的区别;科学认识国家权力之间协调与监督的关系;注意"和"文化在国家生活中的有限性,以及通过细化督促自纠程序、加大公开力度等具体制度来推动人大监督的刚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依宪治国是破解中国难题的有效法宝.[N].肖扬;.法制日报.2014,
[2]  
闲话中国人.[M].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
[3]  
吴邦国论人大工作.[M].吴邦国.人民出版社.2017,
[4]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  
论法学研究方法.[M].陈瑞华.法律出版社.2016,
[6]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孙隆基; 著.中信出版社.2015,
[7]  
师道师说.[M].张晋藩.东方出版社.2014,
[8]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M].乔石; 著.人民出版社.2012,
[9]  
现代政治分析.[M].(美) 达尔; (美) 斯泰恩布里克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  
政治与行政.[M].(美) 古德诺 (Goodnow;F.J.)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