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18
作者
王俊豪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
关键词
城市公用事业; 民营化; 管制政策;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0.10.011
中图分类号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民营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重要概念,民营化比私有化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不能等同于私有化。民营化和促进竞争是推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城市公用事业分布的总体格局是: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自然垄断性业务(网络性业务)领域,而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竞争性业务领域。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民营化的结果是,一方面减少甚至消除政府对城市公用事业的直接经营,另一方面需要有效的政府管制政策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经济“民营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 [J].
刘迎秋 .
经济研究, 1994, (06) :48-55
[2]  
公用事业[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刘戒骄等, 2007
[3]  
国企改革建言[M].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张卓元主编, 2000
[4]  
Privaz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 John Vickers,George Yarrow. The MIT Pres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