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干旱半干旱区冬、夏季地面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Ⅱ):7月

被引:16
作者
李万源
钱正安
宋敏红
吕世华
沈志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 7月平均气温; EOF及REOF分析; 时空变化特征; 单点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整体地分析中蒙干旱半干旱区(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中蒙干旱区内分布相对均匀的104个站点(包括5个“人造站”)1961—1997年7月的平均地面气温资料等,首先分析了该区夏季的平均气温场、气温年较差及日较差等背景;然后,对标准化的7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分别作了EOF和REOF分析。结果表明:(1)中蒙干旱区夏季的热量资源充足。夏季气温场分布的区域性特色更明显。(2)受纬度、地形高度及远离海洋等的影响,中蒙干旱区地面气温的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大,呈典型大陆性气候(大陆度高)的特色,但是区内的夏季气温年际变化小。(3)根据气温的EOF分析,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异常可粗分为全区一致型、准东西差异型、准南北差异型及准东北—西南差异型等4种常见分布模态;再根据REOF分析,可将该区夏季气温异常进一步细分为青海高原、高原东北侧、南疆、北疆、陕西甘南区、蒙古国西北部及东南部等7个分区。(4)近37年来,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增暖主要出现在高原东北侧和南疆区,强度比冬春季弱;在青海高原及蒙古国东南部气温还在变凉,区内各分区夏季气温变化也约有3~4年的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24 / 6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北区年高温日数区域平均方法及趋势分析 [J].
张德宽 ;
姚华栋 ;
杨贤为 ;
廖要明 .
高原气象, 2006, (04) :750-753
[2]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冬、夏季地面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Ⅰ):1月 [J].
李万源 ;
钱正安 .
高原气象, 2005, (06) :889-897
[3]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J].
汪宏宇 ;
龚强 ;
孙凤华 ;
杨素英 .
高原气象, 2005, (06) :1024-1033
[4]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J].
蔡英 ;
李栋梁 ;
汤懋苍 ;
白重瑗 .
高原气象, 2003, (05) :464-470
[5]   中国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J].
马晓波 .
气象学报, 1999, (05) :613-621
[6]  
甘肃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李栋梁, 2000
[7]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M]. 气象出版社 , 徐国昌等编著, 1997
[8]  
新疆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李江风主编, 1991
[9]  
内蒙古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王文辉主编, 1990
[10]  
青藏高原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戴加洗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