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微观因素及其变化——基于2010年和2017年的比较

被引:22
作者
王毅杰
赵晓敏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个体能力; 社会网络;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20.01.012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流动人口的政策环境大幅改善,而其社会融入状况相差无几。研究将流动人口看作是差序格局中的能动者,利用2010年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而探讨了该群体的个体能力和社会网络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效应变化。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代表个体能力的受教育年限和收入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均不明显,而就业身份对社会融入的影响不断增强。相比2010年,社会网络中基于血缘纽带的家庭化流动对社会融入有显著影响且效应加大;作为特殊地缘纽带的同乡关系对社会融入有正向影响但效应无变化;而其他本地关系网络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此外,户籍、社会排斥、城市规模仍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注重流动人口个体发展的同时,帮助其实现家庭团聚、促进流入地关系网络形成,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6+199 +1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家庭流动与居留意愿:基于江苏省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 [J].
庞圣民 ;
吕青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9, (03) :103-110
[2]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从疏离到结缘——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分析 [J].
侯东栋 ;
王晓慧 .
西北人口, 2018, 39 (01) :51-56+64
[3]   流动人口融合政策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J].
悦中山 ;
王红艳 ;
李树茁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5) :81-88
[4]   子女随迁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感 [J].
王春超 ;
张呈磊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2) :199-224+245
[5]   心理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 [J].
陈延秋 ;
金晓彤 .
青年研究, 2016, (01) :30-38+95
[6]   从职业发展到家庭完整性:基于稳定城市化分析视角的农民工入户意愿研究 [J].
魏万青 .
社会, 2015, 35 (05) :196-217
[7]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J].
杨菊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2) :61-79+203
[8]   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比较研究 [J].
田艳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2) :53-62+111
[9]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 [J].
杨菊华 ;
王毅杰 ;
王刘飞 ;
刘传江 ;
陈友华 ;
苗国 ;
王谦 .
人口与发展, 2014, 20 (03) :2-17+64
[10]   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 [J].
李树茁 ;
王维博 ;
悦中山 .
人口与经济, 2014, (02)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