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海域水体、底质、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调查研究

被引:18
作者
许清辉
黄江淮
杨春瑾
黄敏芬
陈维芬
林义祥
林力斌
不详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权系数; 因子分析法; 特征值; 本征值; 生物体; 厦门港; 金门港; 底质; 测站; 间隙水; 底质水; 调查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良港。本文报道我们在1982年6月至1982年12月对厦门港海域36个测站水体、底质、生物体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的调查研究结果。从调查结果看来水体和生物体中各测站污染物含量差别较小,质量良好。底质中污染物的含量也不超标,但各测站有较明显的差别。厦门港根据海域的自然地理分为三个区(见图1),Ⅰ区为集美海堤以东海域包括01-10站,处于较开阔环境,简称东港区。Ⅱ区为集美海堤以西海域包括11-21站,处于较封闭环境,亦称西港区。Ⅲ区包括22-36站为九龙江河口区和外港区。我们用前文[1]所述的因子分析法处理水质中污染物含量的数据,发现水质因流动性大,各站位污染物含量变化不大,统计处理的结果无明显的规律性。上文已指出底质中污染物含量用Q型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6个测站表层沉积物大体可分成二类,一类沉积物粒度较细,有机质、硫化物,重金属含量较大,以西港区较封闭环境为代表。另一类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