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对策研究

被引:40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机构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化; 产业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 十二五”时期; 产业; 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管理; 物资管理; 产能过剩; 生产性服务业; 重化工业; 价值链;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0.43.003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既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战略,产业政策重心也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倾斜式结构性政策转变,加快实现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61
页数:3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国际能源领域投资:冲突、安全和可持续性 [J].
詹晓宁 ;
钱志清 .
国际经济合作, 2009, (07) :4-8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 [J].
刘明宇 ;
芮明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57-66
[3]   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一个对中国能源低效的解释 [J].
魏楚 ;
沈满洪 .
世界经济, 2009, (04) :84-96
[4]   我国是否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 [J].
邓志新 .
开放导报, 2009, (02) :90-95
[5]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 [J].
方福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68-82+205
[6]   适宜制度、经济增长与发展平衡——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J].
陆铭 .
学术月刊, 2008, (06) :18-26
[7]   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 [J].
马晓河 ;
马建蕾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4-9+34
[8]   从贸易条件改善看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 [J].
王平 ;
钱学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3) :47-53
[9]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 [J].
林桂军 ;
张玉芹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1) :3-9
[10]   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 [J].
王岳平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6)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