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3
作者
畅美季
机构
[1] 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颈动脉; 斑块; 稳定性; 声学光密度; 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普伐他汀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方法:112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药物干预组(n=56)和低脂饮食干预组(n=56),开设健康对照组56例,为同期健康查体者。药物干预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10 mg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低脂饮食干预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减轻体质量等方法。干预6个月后观察斑块声学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药物干预组血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也显著低于低脂饮食干预组(P<0.05)。HDL-C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也显著高于低脂饮食干预组(P<0.05)。试验组低回声斑块声学密度的背向散射积分值(IB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普伐他汀可以降低血脂,改善低回声斑块组织学构成,增加斑块密度,从而稳定斑块,并降低其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及再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294 / 129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IN-VIVO RADIOFREQUENCY-BASED 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J].
URBANI, MP ;
PICANO, E ;
PARENTI, G ;
MAZZARISI, A ;
FIORI, L ;
PATERNI, M ;
PELOSI, G ;
LANDINI, L .
STROKE, 1993, 24 (10) :1507-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