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红豆草品种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秀梅 [1 ]
张榕 [2 ]
高占琪 [2 ]
陈成东 [3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3] 甘肃省合作市草原工作站
关键词
甘肃红豆草; 高寒地区; 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高寒地区草地退化、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于2004-2007年在海拔3 050 m的甘肃高寒地区夏河县开展了连续4年的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 Gansu)适应性试验研究,并对其物候期、株高、产草量、越冬率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红豆草在海拔3 000 m左右的高寒牧区,建植后连续3年种子均发育成熟,4年中产草量和越冬率逐年增高,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寒地区推广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奇台红豆草品种比较试验 [J].
张磊 ;
阿不力孜 ;
张博 ;
余晓光 ;
张鸿书 ;
秦新政 .
草原与草坪, 2008, (06) :23-27
[2]   红豆草与紫花苜蓿的培肥效果研究 [J].
李兆丽 .
草业科学, 2008, (07) :65-68
[3]   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混播组合试验 [J].
潘正武 ;
卓玉璞 .
草业科学, 2007, (11) :53-55
[4]   石漠化地区不同豆科牧草品种与经济幼林共生性研究 [J].
段新慧 ;
周自玮 .
草业科学, 2007, (01) :41-43
[5]   豆科植物在中国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生理生态研究 [J].
牛书丽 ;
蒋高明 .
植物学通报, 2004, (01) :9-18
[6]   高寒地区优良豆科牧草的筛选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J].
周青平 .
草原与草坪, 2002, (01) :50-53
[7]   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季节动态 [J].
彭宏春 ;
牛东玲 ;
李晓明 ;
杨慧青 ;
祁迎林 ;
费迎霞 .
草地学报, 2001, (03) :218-222+242
[8]   甘肃红豆草在西藏林芝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J].
魏学红 ;
苗彦军 ;
李朋伟 ;
田广华 .
草业科学, 2001, (04) :27-29
[9]   蒙农红豆草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的研究 [J].
乌云飞,石凤翎 ;
崔志明 .
中国草地, 1995, (04) :24-28
[10]  
红豆草品种对黑斑病和轮纹病的抗性评价.[D].冷小云.兰州大学.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