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东秦岭和北祁连山的蓝闪片岩
被引:48
作者
:
吴汉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吴汉泉
机构
: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
地质学报
|
1980年
/ 03期
关键词
:
蓝闪片岩;
矿物组合;
东秦岭;
蓝闪石;
角闪石;
北祁连山;
白云母;
绿泥石;
粘土矿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近十多年来,蓝闪片岩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內外岩石学家、矿物学家、地质构造学家的浓厚兴趣和广泛重视,新的蓝闪片岩产地不断被发现,对它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双变质带概念的提出、实验岩石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学者对于碎裂变质作用和应力矿物的研究,都使人们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对这类岩石重要性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7+251 +25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
肖序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肖序常
陈国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国铭
朱志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志直
[J].
地质学报,
1978,
(04)
: 281
-
295+338
[2]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王荃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刘雪亚
[J].
地质科学,
1976,
(01)
: 42
-
55
[3]
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
李春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
李春昱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1)
: 52
-
76
[4]
单斜辉石的 X 射线粉末法研究
叶大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叶大年
金成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金成伟
彭志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彭志忠
[J].
地质科学,
1975,
(02)
: 132
-
149
[5]
破裂带中几个问题
王嘉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王嘉荫
[J].
地质科学,
1974,
(02)
: 146
-
160
[6]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纤维状碱性角闪石的实验研究
赵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赵斌
[J].
地球化学,
1973,
(02)
: 113
-
130
[7]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特征
常承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常承法
郑锡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郑锡澜
[J].
地质科学,
1973,
(01)
: 1
-
12
[8]
板块构造述评
尹赞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尹赞勋
[J].
地质科学,
1973,
(01)
: 56
-
88
[9]
苏北榴輝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討
王鹤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鹤年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3,
(13)
: 109
-
122
[10]
应力矿物概论.[M].王嘉荫 著.地质出版社.1978,
←
1
2
→
共 17 条
[1]
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
肖序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肖序常
陈国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国铭
朱志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志直
[J].
地质学报,
1978,
(04)
: 281
-
295+338
[2]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王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王荃
刘雪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第二区测队
刘雪亚
[J].
地质科学,
1976,
(01)
: 42
-
55
[3]
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
李春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
李春昱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1)
: 52
-
76
[4]
单斜辉石的 X 射线粉末法研究
叶大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叶大年
金成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金成伟
彭志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彭志忠
[J].
地质科学,
1975,
(02)
: 132
-
149
[5]
破裂带中几个问题
王嘉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王嘉荫
[J].
地质科学,
1974,
(02)
: 146
-
160
[6]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纤维状碱性角闪石的实验研究
赵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赵斌
[J].
地球化学,
1973,
(02)
: 113
-
130
[7]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特征
常承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常承法
郑锡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郑锡澜
[J].
地质科学,
1973,
(01)
: 1
-
12
[8]
板块构造述评
尹赞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尹赞勋
[J].
地质科学,
1973,
(01)
: 56
-
88
[9]
苏北榴輝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討
王鹤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鹤年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3,
(13)
: 109
-
122
[10]
应力矿物概论.[M].王嘉荫 著.地质出版社.197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