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峰云 [1 ,2 ]
刘伟 [1 ]
吴宜进 [3 ]
蔡崇法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江西九江学院旅游学院
[3]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8.05.024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83305 ; 1204 ;
摘要
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59 / 6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神农架大九湖景观格局变化与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J].
余璟 ;
王学雷 ;
吴宜进 ;
尹发能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122-126
[2]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J]. 陈峰云,范玉仙,朱文晶,李长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3]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J].
郑本法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4) :182-185
[4]   江汉平原湿地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恢复重建 [J].
王学雷 ;
吴宜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67-471
[5]   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鄱阳湖区为案例 [J].
钟瑜 ;
张胜 ;
毛显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8-52
[6]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J].
黄进良 .
地理研究, 1999, (03) :297-304
[7]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三) [J].
申葆嘉 .
旅游学刊, 1996, (03) :48-54
[8]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评估[M]. 科学出版社 , 王晓鸿主编, 2004
[9]  
湿地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M].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谢炳庚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