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车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生理指标及其适应意义

被引:11
作者
郭水良
方芳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 浙江金华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北美车前; 种群密度; 生理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测定了相近环境条件下 ,高密度和低密度种群的北美车前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a/b值、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可溶性糖及脯氨酸 (Pro)的含量 .结果表明 ,各个生长时期的北美车前 ,高密度种群的叶绿素a/b值低于低密度种群 ,而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都高于低密度种群 .并分析了 4种生理指标的变化与种群对环境适应间的相关性 .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活性氧、自由基与植物的衰老 [J].
杨淑慎 ;
高俊凤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2) :215-220
[2]   干旱、盐胁迫下LaCl3和CPZ对稻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J].
宗会 ;
刘娥娥 ;
郭振飞 ;
李明启 .
作物学报, 2001, (02) :173-177
[3]   北美车前生物与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J].
郭水良,顾德兴,刘鹏,胡燕月,谭永平 .
生态学报, 1996, (03) :302-307
[4]   长期低温作用下垂穗披碱草保护酶活性变化及其牧草生态适应性 [J].
周瑞莲,张普金,徐长林 .
草业学报, 1995, (03) :30-35
[5]   北美车前染色体核型研究 [J].
王丰 ;
郭继明 ;
郭灵云 .
植物学通报, 1993, (02) :57-58
[6]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
[7]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 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