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红壤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30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郭剑芬
陈光水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恢复; 马尾松林; 水源涵养;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2.02.011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该文对严重侵蚀红壤 3种人工治理措施种草促林、乔灌混交、乔木混交 (分别简称为模式Ⅰ ,Ⅱ和Ⅲ )恢复的水土保持林及对照 (未治理 )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林的林分持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Ⅱ >模式Ⅲ >模式Ⅰ ,分别比对照高 2 4 .97% ,17.5 7%和 9.5 8% ;林分地上部分涵蓄水分功能远大于对照 ,分别是对照的 4 9.2 ,2 7.2和 15 .8倍 .灌木、草本、苔藓 3个层次涵蓄水分的能力较低 ;4 0cm厚土层饱和持水量以乔灌混交模式的最好 ,而种草促林模式的最小 ;3种水土保持林的土壤初渗值和稳渗值均大于对照的 .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层的涵蓄水分能力和土壤渗透性 ,是提高严重侵蚀地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