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水一沉积物界面系统中成矿元素的组合特征与多金属结核形成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张丽洁
姚德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2]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水—沉积物界面; 多金属结核; 太平洋海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海洋四号”调查船HY4—871,881航次在东太平洋海盆取得的底层水、沉积物、间隙水及多金属结核样品,研究探讨了海底水—沉积物界面系统不同物质相中结核主要成矿元素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结核成矿元素的来源及其成矿机制。研究表明,Mn、Fc在底层水和沉积物中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在间隙水和结核中则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间隙水中Mn、Fc密切共生,而结核中Mn、Fc则高度离散,这表明在沉积物早期成岩阶段,MrFc在间隙水中有着相同的溶出富集机制,而在结核形成过程中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沉淀聚集机制。此外,Co、Ni、Cu与Mn、Fc之间组合关系的变化则反映了不同海底作用的影响。底层水与结核及间隙水与结核相应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化表明结核主要成矿元素的来源不同,Mn、Ni、Cu主要来源于间隙水,Fc、Co则主要来源于底层水。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控制铁锰结核地球化学特征的主导因素研究—Ⅱ.不同Mn/Fe结核的形成机制 [J].
鲍根德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9) :970-978
[2]   试论大洋多金属结核的金属物质来源 [J].
孔祥瑞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9, (01) :63-73
[3]  
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内部特征研究[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孔祥瑞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