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6
作者
杜林远 [1 ,2 ]
高红贵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 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7.01.041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我国省域"一刀切"的补偿标准经常会造成省际间补偿标准"过高"、"过低"或"踩空",从而导致生态补偿机制失效。基于此,文章首先探索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的规律,定性化描述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化测量。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域需要进行生态补偿,其中内蒙古生态补偿额度最大,山西生态补偿额度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及对策建议 [J].
史巍娜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03) :8-10
[2]   加强湿地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 [J].
本刊评论员 .
中国财政, 2015, (11) :1-1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视角 [J].
周晨 ;
丁晓辉 ;
李国平 ;
汪海洲 .
资源科学, 2015, 37 (04) :792-804
[4]   生态文明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J].
高红贵 ;
汪成 .
统计与决策, 2014, (24) :64-66
[5]   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特征及内涵研究 [J].
刘春腊 ;
刘卫东 ;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803-816
[6]   生态补偿财税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 [J].
贾康 ;
刘薇 .
环境保护, 2014, (09) :10-13
[7]   基于污染权角度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及应用 [J].
魏楚 ;
沈满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6) :135-141
[8]   耕地生态补偿实践与研究进展 [J].
马爱慧 ;
蔡银莺 ;
张安录 .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2321-2330
[9]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测算——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J].
牛海鹏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400-1408
[10]   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定量标准研究 [J].
毛占锋 ;
王亚平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