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3年宜昌市霾的演变特征及气象因子诊断

被引:19
作者
付晓辉
肖刚
姜玉印
高亮
机构
[1] 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局
关键词
霾; 相对湿度; 能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5~2007年宜昌地面观测站相对湿度、能见度资料,2001~2007年08时高空探测规定层气温资料,在对霾记录进行订正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霾天气的气候特征以及霾与地面风向风速、地面气压场、地面气温、连续不降水日数以及高空逆温层、等温层的关系。结果表明,宜昌霾天气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迅速增加,从80年代至今每年的霾日数基本在125 d以上;冬季和初春是宜昌霾天气多发的季节,尤其是1、12月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会出现霾;5~9月降水季节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宜昌霾天气出现的较少;气压场的减弱、地面气温的增加等气象因子有利于霾天气的出现;连续无降水日数比较多的月份,对应地该月的霾日一般也比较多。同时,研究也初步揭示了近些年宜昌霾日增多除了与城市工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滞留在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多有关外,还与宜昌静风多、风速小,低空常存在逆温层、等温层的气候特点,以及宜昌的盛行风方向多化工企业这些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济南市霾气候特征分析及其与地面形势的关系 [J].
王建国 ;
王业宏 ;
盛春岩 ;
高慧君 ;
杨晓霞 ;
张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3) :303-306
[2]   三峡库区航运气象条件分析 [J].
王中 ;
陈艳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79-82
[3]   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 [J].
童尧青 ;
银燕 ;
钱凌 ;
安俊琳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5) :584-588
[4]   1961-2006年湖南省霾现象的变化特征 [J].
廖玉芳 ;
吴贤云 ;
潘志祥 ;
赵福华 ;
祝燕德 ;
段丽洁 ;
李超 ;
李艳 ;
崔巍 ;
李秋林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5) :260-265
[5]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