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基于毫米波雷达、无线电掩星和探空仪资料的云边界高度对比研究
被引:6
作者:

严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韩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赵现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周小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来源:
关键词:
CloudSat;
COSMIC;
探空仪;
云底高;
云顶高;
相对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准确评估基于相对湿度廓线法反演云边界高度的有效性,以CloudSat和CALIPSO联合探测结果为基准,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COSMIC无线电掩星和探空仪的云底高与云顶高反演结果进行定量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loudSat、掩星和探空仪检测到高云的比例差异较大,掩星和探空仪云检测效率相近,但云检测质量掩星优于探空仪,云层沿高度的发生概率同样掩星与CloudSat具有更好的一致性;陆地与海洋地区掩星和探空仪云底高反演精度大于云顶高,且反演精度与云层高度有关,二者对不同类型云的边界高度具有不同的反演优势,云底高发生概率掩星和探空仪与CloudSat都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云顶高概率掩星与CloudSat的吻合程度更好;CloudSat云边界高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其与掩星和探空仪的反演偏差同样是低纬大于中高纬,且具有不同的季节分布特点.此外,三者检测的底层云中低云所占比例从冬季到夏季逐渐减小,顶层云中云顶高于10km的比例从冬季到夏季却逐渐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212 / 222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基于COSMIC掩星探测资料的云底高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1) : 1 - 15严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韩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陆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雷霄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2] COSMIC掩星数据在平流层的温度特性验证[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26 (04) : 1214 - 1222肖卫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符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杜晓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薛震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郭粤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高太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3] 利用掩星数据研究全球对流层顶断裂带变化[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26 (03) : 794 - 804王立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符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杜晓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郭粤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严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4] COSMIC大气掩星开环数据反演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9) : 2195 - 2200胡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说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丘增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央大学电机工程学系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叶文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 中央大学电机工程学系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肖存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利用星载激光雷达资料研究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J]. 大气科学, 2009, (04) : 698 - 70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衣育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Science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GPS测量误差对大气掩星反演精度影响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 (06) : 1764 - 178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肖存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大气掩星反演误差特性初步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4) : 1017 - 102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训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8]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反演大气参数方法对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 346 - 35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Comparing Occurrences and Vertical Structures of Hydrometeors between Eastern China and the Indian Monsoon Region Using CloudSat/CALIPSO Data[J]. JOURNAL OF CLIMATE, 2009, 22 (04) : 1052 - 1064Luo, Yali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 Acad Meteorol Sci, State Key Lab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Meteorol Sci, State Key Lab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Zhang, Renh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 Acad Meteorol Sci, State Key Lab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Meteorol Sci, State Key Lab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Wang, Hui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 Acad Meteorol Sci, State Key Lab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Meteorol Sci, State Key Lab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
- [10] Hydrometeor detection using Cloudsat -: An earth-orbiting 94-GHz cloud radar[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2008, 25 (04) : 519 - 533Marchand, Rog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 Oceans, Seattle, WA 98195 USA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 Oceans, Seattle, WA 98195 USAMace, Gerald 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Univ Utah, Dept Meteorol, Salt Lake City, UT 84112 USA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 Oceans, Seattle, WA 98195 USAAckerman, Thomas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 Oceans, Seattle, WA 98195 USA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 Oceans, Seattle, WA 98195 USAStephens, Graem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olorado State Univ, Dept Atmospher Sci, Ft Collins, CO 80523 USA Univ Washington, Joint Inst Study Atmosphere & Oceans, Seattle, WA 98195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