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后利用微生物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

被引:16
作者
石梅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 微生物; 聚丙烯酰胺; 模型驱油; 营养源; 提高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OOIP)以上。目前年产油量已突破千万吨,成为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尽管如此,聚合物驱后油层中仍剩有50%左右的原油未被采出,如何开采这部分剩余油是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的物化环境,筛选出了以聚合物和原油为营养源的菌种,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单独微生物驱可提高采收率5%,微生物与化学驱结合可提高采收率16%。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77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以烃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探索研究 [J].
伍晓林 ;
石梅 ;
侯兆伟 ;
陈坚 ;
伦仕仪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4) :56-57+60
[2]   头台油田微生物驱油室内评价研究 [J].
廖广志 ;
侯兆伟 ;
石梅 ;
李蔚 ;
王明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2) :55-57+70
[3]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洪兵 ;
周正祥 ;
廖广志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6) :48-50+64
[4]   利用理想井组模型预测聚合物驱潜力 [J].
庞长英 ;
连军利 ;
唐磊 ;
张德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54-55+69
[5]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及其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 [J].
张宏方 ;
王德民 ;
王立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4) :57-60+85
[6]   对聚合物驱单井效果评价的几点认识 [J].
刘连福 ;
李继庆 ;
宋辉 ;
牛广侠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4) :74-75+86
[7]   注聚前深度调剖井堵剂用量确定方法 [J].
樊文杰 ;
刘连福 ;
孙建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2) :59-61+77
[8]   微生物对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J].
李蔚 ;
石梅 ;
乐建君 ;
孙凤荣 ;
侯兆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1) :67-69+84
[9]   以烃类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探索研究 [J].
韩培慧 ;
石梅 ;
孙凤荣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2) :41-43+136
[10]   扶余油田微生物现场吞吐试验研究 [J].
黄春霞 ;
段伟 ;
王柏利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6) :34-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