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29
作者
林梅琴
柳维林
机构
[1]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偏瘫步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D O I
10.13261/j.issn.2096-0328.2015.01.011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了获得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疗效评价的客观证据,收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质量评估和系统评价,以期明确其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循证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截至2014年10月30日;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证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研究(n=1 519),其中8个为随机对照试验,14个为半随机对照试验。下肢Fugl-Meyer评分显示:急性期WMD=6.71,95%CI(5.51,5.72),P<0.000 01;恢复期WMD=2.50,95%CI(1.49,3.50),P<0.000 01;后遗症期仅1个研究试验,P=0.003;3个试验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治疗(病程不限),WMD=1.60,95%CI(0.92,2.28),P<0.000 01;通过定性和定量步态分析,针灸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时间-距离参数,但是报道结果不一致;改善髋、膝、踝关节运动学参数以及踝背伸肌EMG,减缓痉挛,增强平衡和步行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灸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下肢时间-距离参数和运动学参数,降低肢体痉挛,改善平衡能力。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确定其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赵栩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2) : 214 - 215
  • [2] 脑卒中后偏瘫步态的康复研究进展
    章颖
    苏志超
    于涛
    [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4, 3 (03) : 8 - 11
  • [3] 阴阳调衡透刺法对中风后痉挛瘫患者行走功能重建的影响
    刘婧
    鲍春龄
    张桂波
    焦志华
    东贵荣
    [J]. 上海针灸杂志 , 2014, (01) : 7 - 10
  • [4]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下肢关节屈伸角度的影响
    李旗
    田福玲
    刘国荣
    郑德松
    陈金铭
    马树祥
    崔建美
    王洪彬
    李雪青
    [J]. 广东医学, 2014, 35 (01) : 141 - 143
  • [5] 头穴透刺配合运动再学习对偏瘫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秦宏
    马丹
    罗峰
    东贵荣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 (02) : 17 - 20
  • [6] 足印分析法评价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步态疗效
    杜琳
    张章
    韩义皇
    刘娜
    蔡承穆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 20 (02) : 74 - 75
  • [7] 头针留针、康复训练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李红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 (01) : 123 - 124
  • [8] Meta analysi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J]. 张光彩,符文彬,许能贵,刘健华,朱晓平,梁兆辉,黄叶飞,陈远芳.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01)
  • [9] 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周立志
    彭力
    穆敬平
    程建明
    方伟
    [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 (09) : 594 - 595
  • [10]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30例
    李红星
    岳国荣
    刘东坡
    周红芳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 (06) : 70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