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器结构参数对合成射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罗振兵
朱伯鹏
夏智勋
王德全
机构
[1]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合成射流; 流动主动控制; 实验; 结构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358 [射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设计高性能的合成射流激励器,实验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激励器出口的流动速度,对不同大小激励器、不同出口形状激励器、单 双膜激励器以及金属振动膜处于不同装配受压状态下的激励器分别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激励器的结构决定了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性能;激励器出口射流平均速度除了与激励器大小、出口面积有关外,还与出口形状有关,采用方孔 矩形孔形式的开口有利于建立较强的合成射流;双膜与单膜工作相比,合成射流最大速度基本上是成两倍关系;金属振动膜的安装形式(受压状态)不影响合成射流随频率的变化规律,但对合成射流速度影响很大,当激励器振动膜处于螺栓拧紧受压状态时,与振动膜不受压状态相比,合成射流出口速度几乎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合成射流流动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罗振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01
[2]  
基础流体实验.[M].徐有恒;穆晟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3]   合成射流激励器实验及结果分析 [J].
罗振兵 ;
夏智勋 ;
方丁酉 ;
朱伯鹏 ;
易仕和 ;
胡建新 ;
赵建民 .
宇航学报, 2004, (02) :201-204+218
[4]   相邻激励器合成射流流场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J].
罗振兵 ;
夏智勋 ;
胡建新 ;
王志吉 ;
赵建民 ;
缪万波 .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4, (01) :52-59
[5]   微射流作动器外流场数值模拟 [J].
高峰 ;
汪亮 ;
杜新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2) :244-247
[6]   合成射流影响因素 [J].
罗振兵 ;
夏智勋 ;
方丁酉 ;
王志吉 ;
胡建新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2, (03) :32-35
[7]   不可压缩合成喷流场的数值模拟 [J].
罗小兵 ;
李志信 ;
过增元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1, (S1) :56-58
[8]   合成喷形成的机理分析 [J].
罗小兵 ;
李志信 ;
过增元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2) :86-89
[9]  
未来高技术战争对空气动力学创新发展的需求.[A].庄逢甘;黄志澄;.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研讨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