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储层含油性分析

被引:2
作者
卞士举
机构
[1]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含油性; 分析; 措施; 评价; 增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于低渗曲线特征的储层 ,其含油性应考虑动、静态资料及采取针对性改造措施后才可定论 ,大多低渗透储层 ,经合适的压裂或酸化增产措施后能获得工业油流。通过对典型井例的剖析 ,提出了合理的挖潜措施与依据 ,对于单井测试评价较差的井 ,则不宜采取增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8+78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种方法 [J].
刘曰武 ;
丁振华 ;
何凤珍 .
油气井测试, 2002, (04) :1-4+74
[2]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 [J].
何秋轩 ;
阮敏 ;
王志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2) :6-9+5
[3]   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 [J].
杨勇 ;
苏海芳 ;
侯中昊 ;
康元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2) :23-25+4
[4]   不依赖径向流直线段的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J].
张同义 ;
闫东 ;
高飞 ;
魏仁军 .
油气井测试, 2001, (04) :15-17+75
[5]  
DST试井分析方法. 虞绍永. 中国人民出版社 . 1993